一、理发
新中国成立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,坛丘有理发店10家,职工16名。其中坛丘西村有孔树清、陈明宝、怀金官、丁桂宝4家;火通街上有高鸿春、丁万荣2家;坛丘东村(清风北街)有段六三、施生官2家;南塘港、东汲港各有1家。其中有几家理发店除理发业务外还加设扒耳、敲背、修眉等服务项目。也有的理发店采取上午在店内理发,下午跑乡理发等服务项目。
1956年,对私改造后,坛丘成立理发合作商店,原有的理发店全部并入合作商店。坛丘设2个门市部,职工10人。1978年后,允许开办个体理发业,从此坛丘理发店逐年增多。90年代,理发商店实行集体承包责任制,商店员工自担风险,包干上缴利润。1999年底,坛丘有个体理发店、发廊共10多家,服务项目有理发、焗油、烫发、新娘美发、化妆、面膜、按摩、敲背、美容等业务。
二、照相
1987年12月,坛丘村在坛丘集镇银河路东滩(老鼠坝)开设第一家摄影室,店名为“坛丘照相馆”。当时馆内有座机1架,“135相机”1台,拍摄黑白和彩色照片,年营业额近1500元。1989年,协助拍摄坛丘居民第一代身份证照片。
1991年3月,因坛丘村翻建村部,照相馆迁至银河桥边(坛丘供销社房内),是年6月,添置1台宝丽来1分钟快照机,是年,营业额8000元左右。1994年5月,坛丘照相馆迁至银河桥10号(农业银行对面,原邮电所内),是年店内新装电话机1门,添置摄像机1台,用于喜庆、婚礼、回忆摄像等,同时开设婚纱出租等业务。1995年,坛丘照相馆迁至盛坛公路边(坛丘信用社门面房),当年添置了电脑、复印机等设备。2000年7月,购置并搬进老政府对面的门面房,添置数码照相机、电脑各2台,年营业额预计近5万元。
三、日用修理
民国期间至新中国成立初,坛丘地区修理业人员较少,只有少数手工业人员早上在集镇设摊修补一些日常生活用品,集市散市后走村串户的方式为百姓修缸补甏、补铁锅、补碗、箍桶、削刀磨剪刀等服务。
80年代以后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家用电器、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,带动了修理业的发展。2000年7月,坛丘有修理自行车、摩托车店摊16家,从业人员25人,年营业额预计达80万元;修理电器店4家,其中南塘村3组钮金荣没有固定营业场所,常年走村串户为百姓服务,受到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;另外还有几家修补鞋、包、衣裤等,生意都较红火。